2月20日,邢汾分公司机电管理中心通过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,仅用两小时成功修复K438+200至K455+500路段外场监控系统故障,以"安全+速度"双保障模式彰显故障处理能力。
快速响应 科学部署
当日上午9时许,值班员在智能巡查中发现视频监控异常后,管理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安全督导员严格执行"岗前三分钟"安全确认制度,组织4人抢修团队完成安全装备检查、扶梯稳定性测试及配电箱残留电流检测,按"供电线路、通信模块、设备环境"三大板块划分责任网格,确保安全作业万无一失。
规范作业 精准排障
抢修团队采用"三位一体"排障法展开作业:针对通信故障,技术人员攀至两米高配电箱顶,发现雨水侵蚀导致的网线接头锈损问题,即刻更换防水型接头;处理供电线路时,运用"剥-压-裹"标准工艺修复3处绝缘层破损点;同步完成箱体环境整治,更换老化线路、加固松动门锁,并清理周边杂草。经测试,所有监控点位于11时前恢复正常运行。
总结经验 长效预防
此次抢修同步形成三项长效管理机制:一是记录网线接头锈蚀成因,列入“雨季接口防护重点清单”;二是优化扶梯安全检查步骤,新增“攀爬前双人复核”制度;三是整理电缆绝缘层破损数据,规划下季度重点路段预防性更换计划。
"安全运维不是简单的故障修复,而是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。"机电管理中心将持续完善"事前预防-事中处置-事后提升"的全链条管理体系,通过规范化的日常养护细节,为邢汾高速全天候安全运营筑牢基石。
微博
微信公众号
头条号
抖音号
快手号